█ 文/李子久 (長垣市)
前言:
講好中國故事!
"發現河南之美"展示河南人風采!
婦姑城南風雨秋,婦姑城中人獨愁。
愁云遮卻望鄉處,數日不上西南樓。
故人薄暮公事閑,玉壺美酒琥珀殷。
潁陽秋草今黃盡,醉臥君家猶未還。
這是唐朝著名詩人岑參寫的一首詩《醉題匡城周少府廳壁》。長垣歷史上因為兩位賢達的女士修婦姑祠,后稱婦姑城,又是匡城的別名。西南樓是唐朝時長垣著名的酒樓,因大詩人岑參的一首詩而聞名至今,文化傳承千年而不朽,西南樓成為廚鄉長垣的又一個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文化符號。
時光荏苒千年,逝去的無數風煙掩埋了多少歷史故事和人間愛恨冷暖,令人扼腕嘆息!
唐代長垣烹工已有史料記載,400余款肴饌流傳民間。宋時長垣為京畿之地,烹飪文化達到一個高峰。清朝更有名廚孫可發給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做一道“糖醋軟熘鯉魚焙面”,龍顏大悅,獲賞二十兩白銀。近代烹飪大師劉國正出過《中餐綱目》,釣魚臺原行政總廚國寶級烹飪大師侯瑞軒,人稱“侯爺”,最早跟著劉國正大師學習廚藝,侯大師曾給兩三代黨和國家領導人服務。聞名遐邇的“肉絲帶底”,“芙蓉雞片”“杜記油饌”,“李記豆腐腦”,“京都老蔡記”,“阿五美食”等等美食名吃數不勝數,后人并不墨守成規,而是在傳統的基礎上對豫菜進行了創新,一步步發揚光大。甚至走出國門,香飄四海。
廚鄉長垣烹飪名師人才輩出,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。今天不說“大咖”,說說“名不見經傳”的新西南樓主李向陽和他的“荷香豬蹄”。
新西南樓主李向陽是個傳奇人物。十幾年前,在他開的小店吃過飯,當時印象更深的是這個人怎么叫李向陽這個名字?電影里響當當的游擊隊長的名字??!全靠一片小店養家糊口,開始沒多少名氣,小店生意也一般,后來小店也不開了,練過武術的他膽大心細,豪爽仗義,“行走江湖”去了,不是當保鏢,而是去打工了,在鐵路上當過臨時工,干過防腐的施工隊長,十余年,足跡跑遍了大半個中國。一度和李向陽失去聯系,中間沒有任何信息。后來聽不少人說,火車站南邊路東那一家“滿堂香鹵肉店”,“嘖嘖嘖”,味道美極了,大有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感嘆。在廚鄉長垣開飯店不容易,美食家如過江之鯽,名廚大師的師兄弟,徒弟徒孫比比皆是,憑的是手藝和絕活,還有“長垣村婦,賽國之廚”的民間高手,在高手林立的廚鄉開飯店,并且一鳴驚人,真是不容易的很。我決定去“看看”,去一次,排隊等桌,再去,還是排隊等桌,第三次還是排隊等桌,我忽發奇想,“等著”這個詞最早的意思是不是"等桌”??!李向陽忙啊,加上十余年不見了,俺倆以前也沒深交過,不認識了。后來一聊,覺得在哪見過,確實見過。然后不太忙時,就坐下來和我邊吃邊聊,這“荷香豬蹄”“荷香鹵肉”果然名不虛傳,絕對大師級別的手藝。據說原二炮部隊老首長品嘗了“荷香豬蹄”后,大加贊賞,說:啥時候能嘗嘗熱豬蹄就好了。正聊著,忽然就拿出手機讓我看他寫的文章,署名新西南樓主,光這名字就知道文化底蘊了。寫的文章讓我非常震撼,專業水平??!寫他家的紅色歷史,寫他的打工經歷,寫他創新發展的“荷香”系列美食,讓我驚嘆不已。私下想,這哥的水平當長垣作協副主席都沒問題。李向陽是長垣著名革命人物李文隆同志的孫子,李文龍同志在冀魯豫軍區當過游擊隊長,先在長垣等地打游擊,后來加入大部隊,從中原打仗打到貴州黔南州,二十多年杳無音信,九死一生,解放后任黔南州公安局長。他父親從小就和他爺爺失去了聯系,知道當游擊隊長去打仗了,對父親革命事業的無比崇敬,后來就給兒子起了個名字叫李向陽。李向陽的父親李化平是鄭大中文系高材生,后當教師,一生在思念父親的煎熬中渡過,一生與世無爭。
“紅三代”李向陽從未靠祖父的影響生活,打工十幾年吃了不少苦,回來繼續開鹵肉店,精心炮制去腥去膻去膩提鮮提香的獨門秘制香料,大火去腥,小火熬香,微火入味,再去荷塘采摘新鮮荷葉,為“荷香開花豬蹄”精制“出嫁”盛裝,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青蓮而不妖”,香遠益清,如李家的文化和人品一樣。烹制豬蹄鹵肉的間歇,或熬制豬蹄的空閑時間,李向陽就品茗煮文,文如荷香一般悠長。
忽然就明白了,新西南樓主演繹的是荷香一般的文化元素。
作者簡介:
李子久,筆名:金易。中共黨員,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,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,河南省長垣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工作。
魅力河南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均來源互聯網絡,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!